(孙子著兵法)

(2)畏惧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腾蛇游雾,而殆于螂蛆。”高诱注:“殆,犹畏也。”腾蛇能够腾云驾雾,却畏惧蝍蛆(一般指蜈蚣)。

(3)疲困;困乏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。”我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天地间的知识是无限的;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,是会遭到疲困的。

(疲困的读书人)

(4)疑惑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:“殆,犹疑也。谓所见之事若可疑,则阙而不敢行也。”要多听,不明白的地方先放在一旁,谨慎的说出自己所懂得的,这样就能少犯错误;要多看,有疑惑的先放在一旁,谨慎的去做自己真正懂得的,这样就能减少事后懊悔的概率。

(5)近乎;几乎。《广韵·海韵》:“殆,近也。”《字汇·歹部》:“殆,将也。”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式夷式已,无小人殆。”郑玄注:“殆,近也。”你就该静心执政莫再发昏,继续这样你就近乎小人了。

(6)用作副词。用法有四:

a、表示推测,可能,相当于“大概”、“可能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离外之患,而天不靖晋国,殆将启之。”经受逃亡在外的忧患,而上天使晋国不安定,大概是将要赞助他了。

b、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仅仅”、“只”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此殆为空言,非至计也。”这仅仅是一句空话,并非是上好的计策。

c、表示肯定,相当于“当然”、“必定”。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臣闻忠臣毕其忠,而不敢远其死,座殆尚在于门。翟黄往视之,任座在于门。”高诱注:“殆,犹必也。”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,即使因此获得死罪也不敢躲避。任座必定还在门口。”翟黄出去一看,任座当真还在门口。

d、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将”、“将要”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”朱熹集注:“故其许嫁之女,预以将及公子同归。”姑娘心中好伤悲,害怕将要随贵人嫁他乡。

(7)用作助词。犹“乃”。孙中山《民报发刊词》:“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,异种残之,外邦逼之,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。”

(8)开始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尔于中也殆矣夫!”卢重玄解:“汝于是终始初习耳,未能得其妙也。”殷敬顺释文:“‘殆矣夫’一本作‘始矣夫’”。你于射箭之道也就是刚开始(入门)罢了!

(9)通“治”。治理;讼理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颐部》:“殆,假借为治。”《荀子·强画》:“威动海内,强殆中国。”杨倞注:“殆,或为治。”强大足以治理中原各国。

(强大的秦足以治理中国)

(10)通“怠”。懈怠;怠惰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颐部》:“殆,假借为怠。”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:“商之先后,受命不殆。”郑玄笺:“商之先君受天命而不解殆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《论语》:‘思而不学则殆。’释文:‘殆,本作怠’。此诗殆即怠借字。”商朝先王后继前,承受天命不怠慢。

殆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殆的小篆写法)

(【说文解字】之797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