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匡胤在登基前,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。归德军当时在商丘一代,也是春秋战国时宋国的核心地带,因此赵匡胤就定国号为“宋”,史称“北宋”。宋乃是从后周而出,后周属木德,木生火,宋为火德,服色尚红。为什么宋朝姓赵国名是宋?
名不正则言不顺,国号要么是受封之号,如曹操是魏王、李渊是唐公;或远循前朝,无中生有,如武周、后周、北魏;或以前朝故地,如慕容氏诸燕;或以龙兴之地,如大宋;等。宋州后来被升格为应天府,以其为南京,陪都。按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,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前的最后一个职位是,“恭帝即位,改归德军节度、检校太尉”。
后来,驻守镇州、定州的官兵谣传辽国和北汉南侵,后周宰相范质等人立即派遣赵匡胤率禁军前往迎战。当赵匡胤抵达陈桥驿(今河南开封市北二十里的陈桥镇)后,他授意其弟赵光义、赵普以及一些部下把黄袍加在他身上,拥戴他当皇帝,史称“陈桥兵变”。随后,赵匡胤率兵火速奔回京城。由于京城防守空虚,毫无戒备,更有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做内应,便轻而易举地夺得了皇位,当了皇帝。
总体说来,在北宋以前,各个王朝的国号与该王朝兴起的地望有关,部落图腾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地望,是所在部落的地望,而从元朝开始,各个王朝的国号则与吉祥号有关。因此,战国时期有赵国,赵国曾经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,但宋太宗不可能定赵为国号,因为赵国的地望,与北宋皇帝的地望无关。